k8凯发棋牌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物理学习方法 >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策略正文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策略-k8凯发棋牌

时间:

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小编整理了二轮复习方法策略,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

一、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概括起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限流法、分压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二、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应做好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的训练:表面上看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需要在审题过程中注意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关键词语的理解。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忽略了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就是关键词。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太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思维定式所引起的,有的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

二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未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零”(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

三是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对解答中涉及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二是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三是说明研究对象或研究的过程;四是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五是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其次是列方程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要把公式与题目内容联系起来);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r=mv/qb,而应用向心力公式qvb=mv2/r;三是方程要完备,不要一开始就代数运算。四是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因为这样往往会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而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从而全部失分。

三、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课本是知识之源,在复习时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两次,两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考卷中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课本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总之,夯实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高三物理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只要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信一定能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

物理二轮复习策略

一、明确重点,主干知识网络化

第二轮复习可以把高中物理划分成八个大的单元:①运动和力;②动量与能量;③热学;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⑤电磁感应与电路分析;⑥力、电和力、热的综合;⑦光学和原子物理;⑧物理实验。在第二轮复习中,应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熟练记忆。同学们可先将课本知识点在理解的前提下熟记,甚至要熟记课本中一些习题所涉及的二级推论,再把相关的知识构建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存储起来,以便应用时可以顺利地提取出来。形成了知识体系,则能提高正确提取知识的效率,有效地提高答题速度,变课本知识为自己的学问。

由于理综高考中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的全部内容,但重点内容、主干知识一定会考。如力学中的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理、功和能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力的平衡、振动和波等;电学中的静电场的场强与电势、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与交流电等。高考中,对重点概念、规律的考查,特别强调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因此,对同一知识点的能力考查会不断翻新变化,比如今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明年可能以推理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设问考查。例如:质点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不仅在力学中是主要内容,在热学和电磁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功和能的关系贯穿了物理的始终,从力学到原子物理都要应用这个规律分析解决问题。如有可能,同学们应把这些内容加以整理。如果觉得单从理论上整理应用起来不方便的话,可根据手中现有的近几年高考试题及今年各地区模拟试题进行归类整理,从中发现共同的部分,总结规律。从一定程度上讲,善于概括、归纳,并且认真去做整理工作的人,能够在二轮复习中学得更好,有较大的提高和突破。

二、构造模型,以图像突破难点

复习中有许多模型需要我们细心地揣摩。例如常见理想化模型:质点、匀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单摆、弹簧振子、弹性碰撞、轻绳、轻杆、轻弹簧、理想气体、理想变压器……复习时,同学们应着重理解各种理想化模型的特点,掌握规律。图像在表述物理规律或现象时更是直接明了,而近年来高考对图像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对于图像,同学们应从四个方面去细心揣摩:(1)坐标轴的物理意义;(2)斜率的物理意义;(3)截距的物理意义;(4)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另外,图像也包括分析某个物理问题画出的过程分析草图。很多高考题若能画草图分析,方程就在图中。可以将原来散见于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章节的图像,如v-t图、p-v图、u-i图、f-s图、t2/4-l图、ek-v图等进行对比分析,再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从图像的纵轴、横轴的含义,截距,斜率,曲直,所围面积等诸多方面全方位认识图像的物理意义,这样对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会有大幅度提高。

在第二轮复习中,将历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和热点图像题,平时作业或考试中经常出错的图像题,以及带有普遍性的模型、图像知识疑点题,作为专题进行训练,仔细地揣摩,可做到有的放矢,强化高考热点,使自己的薄弱环节得到强化训练,同时也增强了触类旁通、知识迁移的能力。同时,要学会画图,把作物理过程分析的图像作为建立关系、列方程的依据。要注意画图、看图和建立方程之间的联系,争取最终能从静态图中联想到动态变化的过程,由动态图中能看到瞬时的状态图景。

三、善于思维,把握内部联系

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也是能力突破的需要。例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有机整体。

力和运动的关系、做功和能量变化的关系是物理学中的骨干知识,可以考查的内容特别多,而且形式多变、深浅多变,是年年重点考查的内容。要想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能自觉地运用这两种关系,则需要深刻地理解力决定的是物体的加速度,力和速度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做功过程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保守力做功等于相应的势能的减少量;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系统的动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量。这两个关系一个是从矢量的角度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一个是从标量的角度分析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在复习中,应想到这些知识是如何应用在解题中的,解决具体问题时又用了哪些概念、公式和方法,要培养自己的联想、变通能力,并试想:题目是否还有其他求解途径?与其他题是否有相似之处?此题还可做哪些变化?即一题多解、多题同解及一题多变,让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第二轮复习时若能经常进行这类联想,就能更好地把握知识的内部联系。

四、善于总结,提炼解题方法

在复习中,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掌握了某一类知识或某一种方法呢?可拿出你以前做过的习题,尝试判断题目的类型,考点(知识背景),常用解法及特殊解法,解法的具体步骤、关键步、易错处,以及此题常见的变化物理情景及其解决办法,以上设问如果能在两分钟内回答出来,说明真正掌握了此类知识。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这样的“看题设问”训练远比单纯地做题来得重要。

试题中所能提炼出的基本分析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①受力分析方法;②运动分析方法;③过程分析方法;④状态分析方法;⑤动量分析方法;⑥能量分析方法;⑦电路分析方法;⑧光路分析方法;⑨图像分析方法;⑩数据处理方法。在复习时,对题型的选择不要浮躁和“赶时髦”,更不能盲目地强调热点问题,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上,要注意同一知识点所考查角度的变化、转换。减少成套练习,多做一些自己薄弱点的练习题,有重点、有专题地做题。此外,应以知识点为线索、以解题方法为导向,将错题归类进行针对性矫正,根据错误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变式训练。

对于自己不会的、掌握不深不透的知识及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地问老师,但在问问题前,应先思考一下:我的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我不会解决这个问题,可能是“卡”在哪儿了?是知识点还是技能点?只有先自问了再请教,老师才能高效地帮助你,你也才能掌握得更好。因为只有经过自己思考的问题才能牢牢地记住它。同时,充分利用同学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来解决问题。

准确审题,提高表述能力

高考试题始终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物理试题十分注重考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而正确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审题的认真、细致和对关键词的正确理解,对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解题时,同学们首先要养成完整地看完题目后再做题的习惯。为了抢时间边看、边选,或匆匆一看就下笔,往往会忽略后面可能出现的重要条件而造成失误,至于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了。要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文字条件的关键词与数字条件的量(变量的取值范围、所给数字条件所反映物体的运动状态等),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以便迅速找准解题方向。

要将解题策略转化为得分点,主要靠准确完整的物理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视,由于不善于把“文字语言”准确地转译为“方程语言”,造成较多失分。只有既重视解题过程的“文字语言”表述,又重视关键“物理方程”的规范书写,把文字、图像转化为形象的物理过程,想象出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物理模型→定性判断变化的趋势→确定解题方向→选择适当的规律和公式→结合相关条件计算解答,才能避免会做的题不得分的情况。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解题训练要注意科学、规范,尽量采用题中所给出的文字说明、物理量符号。自设符号一定要注明其所表示的物理量;解题过程中同一道题物理量正负号的规定前后要一致;列出的方程要与题意相联系;不要采用列一个大式子,一步得出最终结果的写法,这样即使得出了正确结果,但因中间过程不规范,遗漏了某些重要环节或缺少必要的说明,也不能获得满分,如果最终结果错误,这种列一个大式子的写法很可能一分不得。而如果分步写来,即使最终结果出现错误,按照分步骤给分的评卷办法,也可能得到一定的分数。因此,只有学会用物理语言正确、简练地表述物理现象、实验过程和结论,才能提升“实战”能力。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方法策略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